国家卫健委提示: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据早前报道,10月5日早上,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
截至11日上午,共有7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11日晚,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某不幸去世,死亡人数升至8人。
19日中午,47岁的李女士不幸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事件的9名中*者,已全部死亡。
此前接受治疗的李女士
国家卫健委提示:
①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性,中*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②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③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广西曾发生酵米面食物中*事件
至年的10年间,河池、百色2市的巴马、凌云等8个县共发生11起酵米面食物中*事件,累计有77人中*,死亡50人。
米酵菌酸的中*病死率高达30%—50%
酵米面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如浸泡、发酵时间过长,便容易遭到椰*假单胞菌的污染,并可能产生*素—米酵菌酸。
淀粉类食品长时间浸泡发酵→受椰*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造成食物中*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性,进食后2-24小时即可引起急性中*,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由于没有特效解*药,米酵菌酸的中*病死率高达30%—50%。
广西人爱吃的生榨米粉等发酵食品也会发生中*吗?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副主任技师施向东表示,市面上的米粉大部分是未经发酵的,大伙儿担忧的生榨米粉虽然是发酵的,但是发酵时间比较短,不像黑龙江长达十天十几天的发酵,发酵过后又储存了一年。
除了酵米面食物,变质的银耳、木耳中也常见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如何预防此类中*事件?
→不吃
预防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最好是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一旦发现粉红、绿、*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发生中*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来源: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红星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