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余年*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法”。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人物,为我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对历史的贡献不必多说,他的是非功过就在那里,但秦始皇的故事不只有*治,还有他一生都在追求的“长生不老”。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秦始皇到平原津患病,到沙丘驾崩,从路程计算,这其中也不过是二三十天的时间。
在这之前,秦始皇的身体一直不错,“荆轲刺秦王”的时候,秦始皇也能跟刺客过上几招,当时他的身体是比较硬朗的,也不至于还是壮年,就因为一场病去世了。
秦始皇怎么会如此英年早逝?很多人怀疑这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赵高“谋杀”的。
秦始皇在芝罘射大鱼时,尚能拉弓射箭,体力可观,到沙丘也不过三个月时间就病死了,这任谁都会怀疑。
根据史料记载“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这里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时一切手续已经完成,但却“未授使者”,只因为关键物品都在赵高的手中。
郭沫若曾说秦始皇右耳有一条三寸长的铁钉,这件事的既得利者是胡亥,可胡亥的性格是没有做这种事的胆量的,因此凶手可能是赵高。
但这显然经不起推敲,赵高虽然想让胡亥即位,但只是因为不想让扶苏即位,而不是想杀死秦始皇,并且秦始皇发病到去世也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当时的病症描述,秦始皇显然是因为长期服用丹药中*而死。
秦始皇希望自己的江山永驻,皇权永存,因此非常崇信长生不老,他到处派人去寻找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虽然最后都无功而返,但他仍然没有放弃。
秦始皇笃信方术士的忽悠,认为自己心诚则灵,只要诚信就能见到神仙,对那些方士深信不疑。
秦始皇很快发现了“长生不老”的丹药,他叫它“元水”,这是一名炼丹师韩佟发现的。韩佟被命令给秦始皇炼丹药,他害怕被杀死,就开始大胆尝试。
韩佟花费高价在全国寻找名贵药材,后来终于找到适合长生不老的材料——鸡血石,这就是元水的来源。
通过一些方法,韩佟将鸡血石放到火上烤,然后将剩余的物质放到水里煮。
韩佟在死人身上做了实验,他发现那些用了“元水”的尸体竟然不会腐烂,秦始皇得知后,也深信不疑,因此经常服用“元水”。
只可惜,这不是灵药而是*药,秦始皇因为长期服用元水,身体越来越虚弱,49岁就死了。
什么是“元水”?经过现代科学研究,专家发现,“元水”就是一种化学产物——“汞”。
汞确实有防腐作用,但是长期服用会导致人的肝脏、心脏等严重受损,这在后来的尸骨检测中有所验证,有铅汞超标的金属残留。
长期服用这些慢性*药,肝脏解*功能超过负荷,会逐渐堆积*素,让肝脏逐步硬化坏死,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可见秦始皇的死就是被这些丹药害死的。
这件事为何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呢?其实并非是史学家不想记载,而是当时历史学家对于“元水”的了解并不透彻。
他们也不懂得化学,都以为秦始皇是病死,就算认为他是*死,也拿不出证据。
大家都知道,史书都是非常严谨的,没有证据的事,很难会被记载,所以史书没有记载,也是情理之中的。
谁都想长生不老,都想在这个美好的世界多待几年,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违背自然法则,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秦始皇妄想违背自然规律,梦想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最后因为追求“长生”而死,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