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时期
武宗没有亲兄弟或后代,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继承皇位,这就是明宪宗庶孙明世宗(年—年)朱厚熜(年—年),年号为嘉靖。继位之初,颇有作为,诛杀武宗时期的佞臣钱宁和江彬,裁革锦衣卫三万余人,节用宽民。
明世宗在祭祀生父的问题上,与杨廷和等朝臣引发严重冲突,即大礼议事件,世宗最终胜利。在大礼议事件中,与世宗处于对立面的都是维护原则的正直官员,17人被廷杖而死,告老还乡一部分,佞臣借机而起。之后,世宗日渐腐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许多汉族皇帝都喜爱这一点,这包括早期的秦始皇、汉武帝,还有更多的后来的皇帝,在他们进入中年以后,都向往长生不老,这毕竟是汉族文化的一部分。
乱吃丹药,确实降低皇帝寿命,明显的降低了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虽然吃丹药会降低世宗的寿命,不过,世宗活了60岁,已经不算小了。对皇帝平均寿命影响更大的应该纵欲了,这是男性难以驾驭的人性,皇帝如此多的优质女性资源,自然就更难驾驭了,纵欲几乎难以避免。纵欲不可怕,可怕的是乱吃补药,这才是纵欲导致寿命下降的原因。
明世宗的这些信仰,差一点让自己中年丧命。为了炼制丹药,征召十三、四岁民女多人进宫,并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经来制丹药。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只能吃桑、饮露水,宫女们难以忍受这种现状,部分宫女决定杀死皇帝。年冬深夜,宫女们用麻绳勒熟睡的世宗。在慌乱中,麻绳被打成死结,只令世宗吓昏。这就是“壬寅宫变”。
由于长期服用丹药,世宗可能逐渐汞中*,脾气越来越坏,一些大臣被杀头或廷杖,最终世宗死于丹药中*。
世宗的皇帝生涯是漫长的,曾经被海瑞骂过。年,刚刚从县令升任户部主事的海瑞上《治安疏》,世宗大怒,下狱论死,为徐阶所救。崇信道教的世宗,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世宗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首辅,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佞臣严嵩残害忠良,危害不小。
葡萄牙人在年入居澳门,归属广东香山县管理。这其实也就是准许葡萄牙人在澳门这个地方定居,与明朝人贸易。并不是割让给葡萄牙,这与清朝割让香港是不一样的,澳门是在清朝后期被割让的。
毫无疑问,选择朱厚熜做皇帝是一个悲剧,本来应该由武宗完成的事情,武宗却回避了这个问题,这自然是悲剧的重要根源。如果武宗能像宋朝皇帝那样坦然的选择继承人,该多好啊!培养两个亲族子弟,最终二选一,有一定竞争,情况一定会比选择朱厚熜好。朱厚熜是明朝皇帝走下坡路的开端,确实是明朝皇帝表现水平的一个转折。问题也许出在朱厚熜继承母亲的基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