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汉严冬的来临,居民室内取暖逐渐增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时有发生。昨日深夜,随着一阵急促的警笛声,家住硚口区的两位老人不省人事被送入我院急诊科抢救。经仔细询问家属得知,因天气寒冷,两位老人在家紧闭门窗用火盆烧炭取暖,时间过长且高龄反应迟钝,双双倒在沙发上不得动弹,幸亏家医院。我院急诊医生凭借丰富的抢救经验,了解事发经过后考虑木炭燃烧引起的一氧化碳中*,经积极抢救后两位老人转危为安。
中国疾控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多人急性一氧化碳中*,其中死亡多人。为什么冬季此类事件频发?如何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
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中*,俗称煤气中*。一氧化碳(CO)是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气体。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可引起急性脑缺氧,甚至死亡,少数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部分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数日之后会出现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是怎么让你中*的?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其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并可伴有不同的并发症。
轻度中*
中*时间短,血中COHb(碳氧血红蛋白)占10%~20%。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度中*
中*时间稍长,血中COHb(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还可伴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错乱,并逐渐虚脱、昏迷。两颊、胸部与四肢皮肤呈现一氧化碳中*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度中*
发现时间过晚,血中COHb(碳氧血红蛋白)占40%,甚至更高。患者呈现深度昏迷,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全身瘫软、瞳孔放大、呼吸浅而不规则等,严重者甚至死亡。皮肤由樱桃红变为灰白或紫色。甚至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后遗症状
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等。
一氧化碳中*后做好
现场急救非常关键
1.开门窗流通空气,关闭煤气等,同时呼叫或立即医院救治。
2.将患者迅速脱离中*环境,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3.松解衣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若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
4.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哪些情况易造成一氧化碳中*?
1.密室居室使用煤炉取暖、做饭
当通风不好时,由于无法及时得到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补充,炭火燃烧不充分就容易生产一氧化碳,并积聚在室内,造成一氧化碳中*。
2.管道漏气
冬季开窗通风少,一旦煤气管道或者燃气灶具出现泄漏、燃烧过程中熄火或未完全关闭燃气开关,就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
3.燃气热水器安装不当
燃气热水器使用多年、老化之后容易引起漏气、燃烧不完全等,从而产生大量有*气体。尤其有些人习惯把燃气热水器装在密闭的浴室空间里。
4.使用明火火锅
很多使用老式的碳火炉子和燃气灶的火锅店,都是明火。如果再加上冬季室内通风不畅,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
5.停车开空调
同时车窗又没有打开,那车内空气只能通过空调设备产生对流。这时发动机所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通过空调设备输送至车内,并且会越聚越多。
关于一氧化碳中*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
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二: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一氧化碳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误区三: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一氧化碳中*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而且水分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内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增加中*的危险性;
误区四: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一氧化碳中*
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质,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一氧化碳和预防中*;
误区五:装设烟筒或风斗就不会中*
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时,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也会发生中*。而许多人家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
误区六:门窗有缝隙不会中*
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如果门窗缝隙低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易排出;
误区七:灌醋或酸菜汤能救中*病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误区八:一氧化碳中*病人抢救过来就没事了
一氧化碳中*对人的肺、心、脑等器官的损害都很大,如果没有后续的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