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代表中国科学家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做开题演讲?
答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饶子和。他与3位新晋诺贝尔奖得主同台,带来了他与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非洲猪瘟病*结构与组装机制研究”的报告,称将尽快设计疫苗,结束非洲猪瘟这场噩梦。
紧跟着3位今年新晋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言,饶院士一上台就说:“在三位诺奖得主之后发言,我非常荣幸。”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ASFV)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动物疫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被发现,如今已传播至欧洲、南美洲和亚洲。“去年8月,非洲猪瘟蔓延到中国,就像一场大火般烧开。今年以来,曾爆发或正在爆发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有26个,我国和越南受灾最严重。”
在饶院士看来,这真是一场噩梦,不仅猪感染后死亡率高达%,并且目前没有疫苗。但是——经过4个多月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的观察,他和他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冷冻电镜下得到了高分辨率的非洲猪瘟病*结构。
非洲猪瘟的病*长什么样?——像俄罗斯套娃!
饶院士介绍,非洲猪瘟病*是一种正二十面体的巨大病*,由基因组、核心壳层、双层内膜、衣壳和外膜组成,病*颗粒包含3万余个蛋白亚基,组装成直径约纳米的球形颗粒,这也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颗粒。
这是个什么概念?“流感病*一般只能编码10种蛋白。SARS病*算比较大了,能编码28种蛋白;但非洲猪瘟病*能编码种蛋白!”目前,他带领团队已累计获得7万余张高质量显微照片,完整病*颗粒接近6.5万颗,合计超过TB。
饶院士还带来了一个模型、一双筷子向大家展示,“通过3D建模,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猪瘟病*的结构,就像俄罗斯套娃。外层衣壳保护着内层蛋白和核酸结构。”
非洲猪瘟的病*怎么解?——尽快设计疫苗!
饶院士介绍,“我们在原子结构层面看到了非洲猪瘟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设计疫苗。希望能够尽快结束非洲猪瘟这场噩梦!”
演讲中,他还特意讲到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很多骨干都不到30岁。“解析非洲猪瘟病*,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科学领域的作为。”
事实上,这已经是饶院士成功解析的第五个病*结构了。早前,他曾成功解析过SARS病*。
这次,能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里拿下这个堡垒,着实让不少国内外同行吃惊。饶院士却微微一笑:“运气!”运气似乎总是眷顾他:早在到年,一年之内,他分别在《Nature》(自然)和《Cell》(细胞)上发表了很有影响的论文。《自然》杂志称他的“艾滋病病*及其病*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研究,“为抗AIDS病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而年,他的研究组在美国《Cel》(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首次解析的第一个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的三维结构,他也因此赢得了年度陈嘉庚科学奖。
“其实,科学研究是个痛苦的积累过程,”饶院士说,“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总会感动上帝,让运气降临到你的头上。”
世界科学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还有很多!
不止是饶院士,近些年来在世界大科学舞台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发出越来越响亮的中国声音。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到:“中国已经贡献了很多杰出的成就。比如,克隆猴的诞生、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步。你知道,欧洲和北美洲用了年来发展科学。在中国这个进展会更快,并且很快会取得成果。中国既有出色的科学家,比如刚刚发表演讲的饶子和教授,同时也有很多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我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尤其是对基础科研工作的投入。”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维尔泽克说,“我在中国注意到的一件事是,这里对科学非常的渴求,并且对科学家非常欣赏。有时候我感觉我像一个明星。中国有着很多有理想、有好奇心的年轻人。我的印象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对科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和国际顶级的科学家们交流学习,我认为前景非常光明。”
攀上世界科学研究的高峰——我们还差什么?
全球科学家是个大家庭,当“中国面孔”“中国声音”不断出现,让人充满期待。
要攀上世界科学研究的高峰,我们要向顶尖科学家学什么?在中科院教授、脑科学杰出青年王立平看来:“主要是还是他们治学的严谨性,我们称其为科学家精神,对科学真理的这种追求精神,这种创新文化、创新氛围土壤的建设,以及全社会都崇尚科学家精神。严谨求实、淡泊名利,如果你没有这些东西,你跟国外顶尖科学家交流合作有第一次,没第二次。”
新闻工匠,打造最有品质的内容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