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头戴黑帽,身穿黑衣,手持“勾*锁链”,阴神“黑无常”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但你要是觉得只有*神文化中有黑无常那可就错啦~
在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中,有一种蘑菇也可以被冠以“黑无常”之名。它同样也戴黑帽,穿黑衣,致命的*素就如同“勾*锁链”一样,一旦误食,难逃一死。这种蘑菇就是大名鼎鼎的“灰花纹鹅膏(Amanitafuliginea)”,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因与众多可食的美味野生蘑菇相似而频繁被误食,常年位居“致死蘑菇排行榜”的前列。
灰花纹鹅膏
杨祝良教授
灰花纹鹅膏的科学发现
灰花纹鹅膏(A.fuliginea)可以说是中国“国标性”的蘑菇,谈起这种蘑菇,世界人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中国,就好比一提起绿盖鹅膏(A.phalloides),人们就会联想到欧洲一样。灰花纹鹅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在中国广泛分布,并且还造成了大量的致死案例,但其实它的最初发现地并不是中国。
年7月26号,生物学家本乡Hongo在日本中部地区的大津市三井寺首次发现了灰花纹鹅膏,并以fuliginea作为这个种的种加词,fuliginea来源于英语单词fuliginous,意为“煤烟色的”,用来形容灰花纹鹅膏独特的菌盖颜色。
灰花纹鹅膏
toolate.s7.coreserver.jp
当时,本乡Hongo在描述这个物种的时候并没有说明它的*性。在观察了这个种的形态特征之后,他将灰花纹鹅膏划到了鹅膏属里面的檐托鹅膏组(sect.Phalloideae)。现在我们知道,檐托鹅膏组里面的大多数蘑菇都含有剧*,包括绿盖鹅膏(A.phalloides)、致命鹅膏(A.exitialis)、*盖鹅膏(A.subjunquillea)等等,这也预示着灰花纹鹅膏很可能也是一个剧*的蘑菇。
年,日本研究人员率先对灰花纹鹅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含有α-鹅膏*肽——一种能够致命的蘑菇*素,证实了灰花纹鹅膏是有剧*的野生菌。之后,年,本乡Hongo参与出版的《续原色日本菌类图鉴》中也提到这个种含有剧*,提醒大家不要误食。
***、灰花纹鹅膏到底能有多*?
我国民间多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但由于许多人区分不清食用蘑菇和*蘑菇,导致蘑菇中*事件屡见不鲜。-年,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的统计数据,这11年间我国共发生蘑菇中*事件起,中*病例例,死亡例,病死率高达21.24%。误食蘑菇中*死亡人数占整个食物中*死亡人数比例的35.57%。
可以看到,*蘑菇中*已经成为我国食物中*致死事件的主要原因,而灰花纹鹅膏便是元凶之一。
灰花纹鹅膏
toolate.s7.coreserver.jp
中国初次发现灰花纹鹅膏是在年,著名菌物学家卯晓岚先生于湖南地区采集到了这个物种的标本,并赋予了它“灰花纹鹅膏”这个形象的中文学名。在一些资料中,A.fuliginea也被叫做烟色鹅膏、黑鹅膏、褐盖鹅膏等等,不过现在普遍接受的都是最初的“灰花纹鹅膏”这个称呼。
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采自湖南的灰花纹鹅膏进行了*素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极*的致命蘑菇,其实结果不言而喻,因为在开展研究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好几起因为误食灰花纹鹅膏中*乃至死亡的案例。
其中最早的一例可以追溯到年6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杨某一家共14人在误食灰花纹鹅膏后中*,从翌日凌晨4时开始,14人全都陆续发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医院多方抢救后,仍有9人死亡。
哪怕是信息传播如此迅速且极其重视*蘑菇宣传的今天也依旧有不少人因误食灰花纹鹅膏中*。(案例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刊)
年,湖南发生1起灰花纹鹅膏中*事件,5人中*,所幸无人死亡。
年,湖南、广州、浙江共发生17起灰花纹鹅膏中*事件,43人中*,3人死亡。
年,湖南、浙江共发生4起灰花纹鹅膏中*事件,9人中*,无人死亡。
……
通过观察近些年的这些灰花纹鹅膏中*案例,可以发现,灰花纹鹅膏的致死率降低了很多,极少会出现年那种14人中*就有9人死亡的情况,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蘑菇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关于剧*蘑菇的治疗手段也更加成熟了,所以大家一旦发现食用蘑菇中*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灰花纹鹅膏的致命*素
食物中*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