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diabeticketoacidosis,DKA)
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
酮症酸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
早期:首先会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加重;
中期:酸中*失代偿后,病情迅速恶化,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的症状;
后期:患者因为严重失水,会出现尿量减少、眼眶下陷、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同时也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症状;
晚期: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或消失,昏迷;感染等诱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糖尿病酮症酸中*的表现所掩盖,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
部分病人可因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突出而自以为是急性胃肠炎,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预警信号时,医院就诊。
●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主要原因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胰岛素对抗性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特别是胰高血糖素升高;
?因高血糖而导致的肾脏渗透性利尿造成的。由于胰岛素及升糖激素分泌双重障碍,患者体内葡萄糖运转载体功能降低,糖原合成与糖的利用率下降,糖原分解及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如乳酸、甘油转变为糖的过程)加强,血糖显著增高;同时,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给酮体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合成原料,最终形成了酮症酸中*。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预防呢?
知识普及
加强有关酮症酸中*的教育工作,增强糖尿病患者、家属以及一般人群对酮症酸中*的认识,以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本病。不要等到晚期出现了昏迷现象才就医。
合理用药
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减药、停药(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即便是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也不可随意停用胰岛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
饮食管理
1.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多吃水果。
2.可吃些鱼肉、鸡肉、鸡蛋等动物性食物。
3.忌吃生、冷、硬、油腻的食物,宜吃软烂、易消化的半流质食品或软食(如:嫩豆腐、米粥、烂面条等)。
4.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每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量的55%-60%。过少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内脂肪分解过盛而发生饥饿性酮症。
足量饮水
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因为糖尿病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多饮水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代谢及消除酮体等,可有效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需要mL左右的水,除了从饮食中获得外,还有~mL要靠饮水获取。特别是夏季出汗较多时,更要注意多饮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化,做到起居有常,进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过劳熬夜,避免血糖波动。
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尽量安排午休。
合理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糖尿病患者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但不能盲目运动,应提前咨询医生,针对自身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
预防感染
感染是酮症酸中*的主要诱因,一旦患病(如发烧、感冒、腹泻等),易诱发感染,要积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院诊治。
定期监测血糖
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倘若血糖>14.0mmol/L,应测血酮或尿酮。当血糖>14.0mmol/L且伴有恶心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急症,医院就诊。
转自医护联合强化管理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