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来临,云南又进入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时节,野生菌虽美味却也“暗藏杀机”,近期,全国各地相继出现食用野生菌引发中*病例。
为有效遏制、防范食用有*野生菌造成食物中*事件发生,保证辖区居民在享用美味野生菌的同时降低食物中*的风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6月28日下午,医院属武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以“预防食用野生菌中*”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中,社区杨医生向居民们讲解了如何鉴别有*野生菌、食用野生菌的七大误区、食用野生菌中*的重要原因、食用野生菌注意事项以及中*后如何自救等常见问题,同时向居民们发放预防野生菌中*知识手册,提醒广大居民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一定要谨慎采集、谨慎购买、谨慎烹饪。
此次讲座为期两小时,相继共有26名居民参加,共发放预防食用野生菌中*警示宣传折页、野生菌中*知识手册42份,提高了辖区居民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知识的意识和鉴别有*野生菌的能力,减少野生菌中*事件的发生,引导居民群养成众健康生活习惯。
小贴士:如何预防野生菌中*
*蘑菇的特点:据了解,在我国,*蘑菇约有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如何在加工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吃到*菌的风险?
加工野生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买来的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另外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过量。
第二:在加工烹调野生菌时采用的方法要得当。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
第三: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酒精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液加速,增加*素的吸收,进而引起中*。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医院诊治。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