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荣辉快乐育儿
来源:王荣辉快乐育儿(ID:w)
前几天天,看到一段新闻,我被震惊到了。
让Grace疑惑的是,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家长用这些不靠谱的方式为孩子退烧?
可让我更没想到的是,这还不是个例。
广东中山市,一个1岁多的小宝宝发烧抽搐,奶奶为了给孙女退烧,亲自上手给她“捏痧”,宝宝的背部被掐得青一块紫一块。
重点是,宝宝受了一顿罪后,还是继续高烧抽搐,医院求助医生了。
孩子抽搐起来确实特别吓人,Grace理解家人们的良好用心,但是无论是爷爷的“放血”疗法,还是奶奶的“捏痧”疗法,都要千万注意:
所有方法必须在医生专业判断后,才能使用;
不能在家自己随便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否则爷爷用的回形针,可能有细菌或铁锈,这样扎进孩子手里,极有可能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Grace还发现,网络上还流传着不少关于退烧的“偏方”,今天我就来盘点下!
这些退烧偏方
千万别给孩子用
偏方1:捂汗降温
Grace曾听朋友说,她每次发烧时,只要用棉被捂一身汗就好了。
发烧,最常见的是由于身体感染病*或细菌导致,人体为了对抗病原,调动身体免疫功能和它们“战斗”,随着战斗打得越来越火热,体内温度就升高了。这里必须明确:
出汗只是退热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汗只是退热过程中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真正的原因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把病菌打败了。
强行捂汗,可能造成体温过高危害健康。有些孩子就是在生病期间被家长捂出“捂热综合征”,造成体温过高、身体脱水等情况,严重者会引发休克。
偏方2:蛋清擦额头/擦身
这种方法还挺多家长试过,就是把鸡蛋清弄出来,涂在餐巾纸或是纱布上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每隔一会换一下。有的人还声称,半小时内就能退烧,效果很灵。
蛋清是胶质,里面含有水分,水蒸发时会带走热量,会有些许降温效果。
但是,使用蛋清降温,风险大过于好处!因为有不少宝宝对蛋清过敏,涂后烧没退成,脸肿成熊猫的也是有可能的!
偏方3:温毛巾绑腿
这是个自称来自德国的神奇“退烧法”,说是德国妈妈在孩子发烧时,会将两条毛巾以接近身体温度的温水浸湿,之后稍微拧干、摊开,将毛巾逐一缠绕在孩子小腿上,待20分钟后解开,接着以干毛巾擦干,这样反复几次后就能退烧。
这是一种局部降温的方法,原理和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经过,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烧效果有限。
偏方4:银手镯煮水
有的老人说,用银器煮水,能杀菌,对人体好。
银离子确实能杀菌,但把用银煮水只能分解极少量银离子,更重要的是,银手镯可能掺杂其他金属,而且被佩戴后也沾染污垢,煮出的水最好不要饮用,以免因不卫生或金属中*而引起不适。
还有蒜泥搓脚心、藿香正气水敷肚脐,这些方法都不能随便给孩子用来退烧。
不仅以上这些偏方,以下2种“常用”退热方法,也不建议使用:
酒精擦身
酒精挥发时,确实能将热量带走,但是也会有部分残留在体表并伺机进入了孩子的皮肤。
大面积的酒精擦浴很可能引起孩子酒精中*。
退热贴/冰敷退热
退热贴,是家长们最常用的退热工具了。但是要知道,退热贴只能局部降温,对于全身温度的降低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相同的,冰敷也只能局部降温,而且可能因为温度太低引起孩子不适,甚至会冻伤孩子的皮肤。
给孩子退烧,2步走起
第一步:迅速判断
发烧也分低度、中度、高度和超高度4种情况,家长们要依据温度迅速做出判断。
正常体温:36℃—37.5℃
宝宝的体温略高于成人,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但是体温是低于36℃,甚至低于35℃,是非常危险的。
低度发烧:37.5℃—38℃
比较常见,很多不太严重的感冒也会伴随着低度发烧。
中度发烧:38.1℃—39℃
最常见的发烧,高于38.5℃就可服用退烧药,同时使用一些辅助退烧方法。
高度发烧:39.1℃—40℃
孩子一旦超过39℃,要给孩子吃儿童退烧药,防止超高度发烧。
超高度发烧:高于40℃
不多见,但很危险,有可能损伤脑神经。
敲黑板!!!
家长最需要重视的是:低体温和超高度发烧,即孩子体温低于36℃,或高于40℃的时候,不要犹豫,医院。
如果宝宝不满3个月,体温超过38度,或者新手妈妈完全没经验,医院。
第二步:正确用药
很多家长会使用一些偏方,主要是担心宝宝吃药副作用大,家长们首先要建立认知:
只要做到正确用药,就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不及时处理,或者用错误方法退烧,对TA伤害更大。
Tips:
使用退烧药后多喝水。孩子在吃退烧药很快会流汗,之后就会退烧,这时喂孩子多喝点水,补充体内津液。
温水擦浴需视孩子情况而定。这是较安全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不必使用,当孩子感觉不舒服、无法用药、又不排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热性惊厥
如何正确处理?
对于一般的发烧,很多家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碰到热性惊厥,往往惊慌失措,因为孩子抽搐起来样子有点吓人,所以关于热性惊厥,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
热性惊厥的5问5答
1、热性惊厥只有高温才会发生?
热性惊厥,也被有些人称作高热惊厥,这就造成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只有在高温才会发生,其实热性惊厥没有温度高低的限制,有些孩子发热到了40℃也不会发生抽搐,有些孩子发热不到38.5℃就可能会发生抽搐,有些孩子甚至在降温过程中发生抽搐。
2、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6个月~5岁的孩子身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温高时会导致大脑兴奋性增高,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热性惊厥会复发吗?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发生热性惊厥,就有50%的可能再次发生这样的惊厥;1岁以后的宝宝首次出现热性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只有30%。
4、热性惊厥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孩子发烧的时候,如果伴随有意识丧失、摔倒、身体僵直、四肢抽动、眼球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发绀,极有可能是宝宝出现了热性惊厥。
5、热性惊厥时要撬开嘴巴和掐人中吗?
热性惊厥都是突然发生的,还没等家长做好准备,孩子就已经牙关紧闭开始抽搐了,一般不会发生咬到舌头的情况,这时没必要撬开嘴巴。惊厥通常都会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恢复过来,也没有必要掐人中。
孩子“热性惊厥”,如何正确应对?
当孩子在家出现热性惊厥,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按下面步骤来:
1、让孩子平卧在地板或床上,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品,以防误伤;
2、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以防误吸;
3、松开孩子的衣领,及任何可能影响呼吸畅通的衣物;
4、记录好孩子出现惊厥的时间和情况,方便医生作出判断。
Tips:
1、热性惊厥引起的抽搐一般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就结束,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请及时拔打急救电话。
2、孩子首次出现抽搐,或者过程中抽搐不止一次,医院让医生做出专业判断。
快转发文章,让更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参与到科学育儿里来!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王荣辉快乐育儿(ID:w),40+职场二胎妈妈,爱吃又爱玩。美国happiestbaby快乐宝宝课程导师,国际认证婴幼儿睡眠顾问,托育行业龙头企业纽诺教育集团创始人,专注婴幼儿发展研究超10年,其独创的睡眠顾问等培训课程,深受万爸妈的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