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感染鼠疫菌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羊等动物,是鼠疫的主要动物传染源,也称疫源动物。鼠疫还可通过肺鼠疫患者传染给人。
2、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一是经鼠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感染鼠疫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导致人感染。二是经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捕猎、宰杀、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致人感染。三是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导致肺鼠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疫区的野外工作者、猎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症状。发病急、恶寒高热、头剧痛,淋巴结肿痛,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甚至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咳血痰。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病人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出现紫绀,死亡的患者甚至全身紫绀,皮肤呈黑色,故被称为“黑死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30%-%。
鼠疫防控鼠疫可防可控。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减少暴露鼠疫感染的风险等,可有效防范感染鼠疫。
近期内蒙古包头、古巴彦淖尔先后发生两起鼠疫死亡病例,当地均已启动鼠疫疫情Ⅲ级预警。我市定边县是历史疫源地和国家判定的长爪沙鼠现行疫区,是国家级重点固定监测点,而我市毗邻内蒙古自治区为鼠疫自然疫源地,所以存在较大鼠疫防控风险。
居民应主动学习“三不三要三护”为主的鼠疫防控知识。
“三不”到人。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要”到人。要及时报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要做到住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猫入笼,狗拴养,定期进行灭蚤处理;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
“三护”到人。要进行有效防护,人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必要时穿高筒靴子或防蚤袜子。在疫区、疫点处理过程中,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进行健康监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要进行看护,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
审核:刘卫华
编辑:杨凯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