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防控小知识来了,请查
TUhjnbcbe - 2021/8/25 23:56:00
白癜风病是怎么引起的 http://m.39.net/news/a_5738970.html

近期是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等传染性疾病以及食物中*的高发时节,请广大师生及家长了解一些传染病和食物中*的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并做好个人防护。

常见传染性疾病、食物中*与预防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

5.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6.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7.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8.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9.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

5.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6.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医院也尽量不要去,那里本身就是细菌病*聚集的地方。

2.适时停课。如果班级里出现了感染水痘的孩子,家长应该提出停课,主动停止上课及大型聚会和活动。

3.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4.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5.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四、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感染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白色瘟疫”。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病人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五、诺如病*感染性疾病

诺如病*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预防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诺如病*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4.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剂清洗消*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六、食物中*

食物中*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食物中*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真菌*素食物中*、化学性食物中*、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

食物中*的症状

1、中*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食物中*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素会引起中*。

6、警惕误食有*有害物质引起中*。装有消*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虽然传染性疾病、食物中*的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远离食物中*。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我们一起努力,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健康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防控小知识来了,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