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眼睛也花了,
晚上看灯炫目……
别以为只是正常的“老花”,
这些很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
你可能觉得白内障跟自己无关,其实随着衰老,每个人都会得白内障。80岁以上老人几乎%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现在白内障还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症状比较相似,不少人把白内障跟老花眼混淆,甚至一些老人误把白内障引起的视力问题归结于老花眼,以至于延误了病情。
最近,我院健康教育学院在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开设的系列线上课堂中,眼科俞萍萍主任为直播间的朋友讲授了白内障防治的相关实用知识和认识误区,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本期健康云讲堂为您同步分享。
点击链接查看直播回放白内障≠老花眼,有效治疗方法只有它
白内障≠老花眼老花眼即老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调节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白内障的形成也跟晶状体的衰退有关,是晶体的透明度改变,它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一种眼病。对于两者的区分,我们可以从症状上入手。
俞萍萍主任解释,如果把我们的眼球想象成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好比就是照相机的镜头,白内障的原因是眼球里面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即镜头“脏了”。
而老花眼则是由于晶状体的弹性下降,即镜头的“调节能力”差了,看不清近处。所以说,老花眼是看近模糊,看远清晰,戴老花眼镜就能解决;而白内障是不论看远看近都会模糊,戴了眼镜也没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早期的白内障表现为看近模糊,需要用老花眼镜。而过了几年以后,患者可能会发现近处视力变好了,不需要戴老花眼就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了,但远处视力却下降了,这并不是“返老还童”,其实是“核性白内障”的表现,提示我们很可能白内障加重了,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要及时到眼科复查。
除了症状之外,白内障的危害可能会比老花眼更加严重。老花眼会产生视疲劳,视线模糊,并可能会伴有眼胀、头痛等症状。但老花眼一般不会引发其他的眼病。
而白内障是我国排第一位的致盲眼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随着病情的日益严重,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
最有效的手段!
白内障的发病跟年龄、代谢异常(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紫外线长期过度照射、遗传、营养不良、外伤、中*等因素有关。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阻止白内障的产生和进展,但是也不用太过害怕,因为白内障是可以治愈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术治疗。
至于网上说的一些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药物等等,都是没有明确的疗效的,目前没有一种药物有确定的证据可以治疗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原理是将混浊的晶状体使用超声粉碎后吸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一般在表面麻醉下完成,切口只有2mm,不需要缝线,手术时间一般只需十几分钟左右,创伤小、愈合快,能恢复良好视力。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控制良好经评估后也可以手术。
“长熟”之后手术更好?
术后会复发吗?
俞萍萍主任表示,在以前,受医疗水平与设备所限,白内障手术需要将晶状体完整摘除,所以通常建议患者等“老一点、熟一点”再做。现在,随着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普及,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
为避免成熟期白内障相关并发症,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在白内障手术提倡早做,在成熟期以前做手术更合适。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低于0.5,也有些特殊患者虽然视力高于0.5,但白内障引起视觉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工作、学习、驾驶等日常行为,可以考虑及早手术治疗。
有些患者说:“刚做完手术视力很好,可过了几个月视力逐渐下降了”,认为白内障又复发了,其实不然。目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要保留晶状体囊袋以利于植入人工晶状体。所谓白内障“复发”其实是保留的囊膜变混浊了,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一旦发生后发障,也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一般不需要再次手术,可以用激光将混浊的后囊膜切开,只要几十秒的时间,视力即可恢复,无任何痛苦,安全有效。
本期讲师简介俞萍萍
主任医师,眼科主任,眼科教研室主任,健康教育学院讲师团讲师。
兼任浙江省医学会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教育学会委员。
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专业技术全面。擅长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泪道梗阻、斜视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对儿童斜视弱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屈光性眼病防治,临床经验丰富。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地点:门诊四楼眼科专家诊室
来源
健康教育学院
编发
*委宣传部
就诊温馨提示
预约诊疗服务
(一)手机预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