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8/2 17:25:00
奶茶第一股香飘飘,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作业。其财报显示:年,香飘飘实现营业收入为37.6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年增长3.15%。考虑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香飘飘也再次为外界演绎了什么叫“真香定律”!香飘飘成立于年,作为杯装奶茶的细分领域的开创者,凭借着不错的创新力长期统治市场份额,并逐步实现了“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虽然目前近八成的营收依然来自冲泡业务体系,但在基本盘之外,即饮板块业务伴随着果汁茶、乳酸菌果茶、烤奶茶等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其即饮营收占比不断提升,达到了17%。另一方面,香飘飘也在积极布局泛冲泡领域,推出了代餐奶昔、奶茶自热锅、冷泡水果茶等新品类,试图在多场景消费的拓展中,不断扩充其传统的业务边界限制。也正是香飘飘这种不固步自封的持续创新,让我们对这杯奶茶有了更多的期待。近几年的香飘飘,虽然以绝对实力霸占着冲泡奶茶的王座,但整体50亿的市场份额也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另外就是冲泡奶茶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何冲破这一桎梏,也成为了香飘飘最为执着的一个发力方向。尤其是在新式茶饮的冲击浪潮下,更是让香飘飘从小杯玩大杯的策略难以落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香飘飘选择了坚守,聚焦于杯装产品来做故事,也就是现在香飘飘的即饮品类,并随后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运作,一步一步丰富了自身的品类以及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在有效熨平季节性波动影响的同时,其整体板块的销售潜能也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目前香飘飘的主要销售渠道依然集中在实体线下渠道,尽管不断加码电商销售渠道,且该渠道下的业绩增长也十分迅猛,但总体上讲,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仍相对较小,其整体占比还不足7%,但放大至整个茶饮赛道,大多数品牌在销售结构上目前仍是线下重于线上,而香飘飘在疫情的冲击下,其业绩依然可以保持稳定且颇有亮点,也让我们看到了香飘飘这份数据背后的“飘香”气势。也侧面证明了香飘飘“成都模式”和“安徽模式”的可行性。不难看出,在占据了“冲泡”的消费心智入口后,香飘飘非常注重在这个维度上进行横向拓展,以“冲泡”为基础,积极尝试布局泛冲泡领域,实现了从传统冲泡系列的主要以“升级”为体现,创新即饮系列主要以“增量”为体现,这种横向扩围、纵向推新的产品策略,完成了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类的跨越。未来,随着其线下渠道的多维深耕与线上渠道的加强完善,这个曾横行于网吧的香飘飘也将有望引爆线上电商平台,继续缠绕地球。疫情的突袭是危,但同样也是机,一个优质企业,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之时,必须要具备“危”中寻“机”的能力与耐心。而香飘飘在年完成了这样的自我蜕变,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有节奏的推陈出新,打破了自身“冲泡、即饮类”的刻板印象,为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给消费者的心智增添了新的增量,让这个看似偏居一隅的细分赛道,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这个新兴奶茶充斥互联网的今天,我们习惯于谈论喜茶、奈雪、茶颜悦色等这些创新派的点点滴滴,甚至一度认为这就是中国奶茶版图的全部,殊不知这个顶着“中国奶茶第一股”的香飘飘,在坚守自身领地的同时,同样保持着高效的创新力与增长态势,虽然也曾面临百万研发PK上亿广告费的质疑,但不可否认,这杯奶茶依然香飘万里,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