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饮料产量有望破亿吨
继2009年全国饮料产量突破8000万吨,增长率达26.05%之后,今年1 7月全国饮料总产量达5420.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07%,预计全年的饮料产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日前,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饮料行业的重要数据。数据表明,我国饮料业从容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抓住机遇,产量、效益逆势上扬,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饮料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碳酸类、果蔬汁类、瓶装水类、牛奶/酸奶类、即饮茶类、功能饮料六种类型的饮料构成饮料市场的基本格局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果蔬汁类饮料在整个饮料产量的比例已经接近20%,并保持每年超过100万吨的增长速度。而功能饮料到2010年将达230万吨,目前,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期,上市品种不断增加,品类进一步丰富,消费者认可度稳步提升,销售量增长迅速,发展前景良好。另一个快速增长的是即饮茶类,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800万吨,消费量占整个饮料市场的10%,最近几年的消费量则以30%高速增长。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茶饮料也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饮料品类之一。
在提供了多样产品的同时,饮料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6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对碳酸饮料产品质量抽检报告显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产品全部合格;2008年6月5日发布的果(蔬)汁饮料产品合格率为99.9%。2009年初发布的固体饮料合格率为96.9%;2009年底发布的碳酸饮料合格率为91.7%。饮料企业坚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产品。
此外,饮料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由农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行业、包装行业、服务行业等组成的全产业链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赵亚利介绍,2009年全国产苹果3200万吨,用于果汁加工的苹果有560万吨,占18%,收购价格约35亿元,使300万果农受益。根据协会对全国饮料企业的抽样调查统计,2009年生产植物蛋白饮料111万吨,使近140万农户受益。白砂糖是饮料的主要原料之一,2009年饮料业用糖约300万吨,占全国糖产量的25%以上,可以使上千万糖农增加收入。此外橙汁饮料、含乳饮料、谷物饮料等的发展,对带动柑橘、牛奶和粮食深加工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每生产100万吨谷物饮料,需要4万吨粮食产品,对拉动一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饮料业也为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饮料产量为940万吨,直接吸纳4万人就业,间接带动了原材料、包装材料、水电、运输等相关行业40万人就业。按此推算,全国饮料行业带动了相关行业400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