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死法最窝囊、最奇葩的五位皇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第一种奇葩死法:因儿子争权而死
齐桓公(-前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前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年,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病重,儿子们拉帮结派争太子,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重病的齐桓公被易牙等人软禁,饿得前胸贴后背,后被活活饿死在病榻上。
2、第二种奇葩死法:因战乱挨饿而死
赵雍(约公元前年—前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前年吞并中山国。前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赵雍晚年传位于子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公元前年的沙丘宫变中被围困活活饿死于沙丘宫(在今河北广宗县),谥号为武灵王,赵武灵王墓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赵武灵王雷厉风行一生,最后却饿得上树掏鸟蛋吃。公元前年,因沙丘之乱被幽禁饿死。
3、第三种奇葩死法:因黑心奶妈而死
刘炳(年—年2月15日),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年八月—年正月在位。
建康元年(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永憙元年,汉冲帝去世,年仅两岁,谥号孝冲皇帝,葬于怀陵(汉冲帝陵)。
据考证,汉冲帝的早死与其奶妈有关。公元年,虞美人生下刘炳;第二年,嗷嗷待哺的刘炳便离开了母亲,即位。小皇帝刚出生没多久,便离开了生母,被强行塞进一个陌生女人的怀中,健康状况可想而知。奶妈对刘炳是不负责任的,整天就知道混日子。天长日久,还是婴儿的汉冲帝营养就已跟不上,身体开始发育不良,再加上本就身子骨弱,是扛不了多久的。在此情此景下,年仅3岁的刘炳突然离世也就不难理解了。
4、第四种奇葩死法:因食丹过量而死
司马丕(年—年),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年至年在位。
公元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年,晋哀帝在太极殿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
司马丕在位时期,军阀斗争激烈,桓温当国,几次北伐,国家战乱不断,东晋已走向衰败,慕容部猖獗和东晋发生多次战争均以东晋败退而终。司马丕还是一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中书帖》等。
晋哀帝即位后,便迷上了长生术。为了长生不老,他完全按照道士所说,可最终因食丹药过量(汞中毒)而死。
5、第五种奇葩死法:因开小玩笑而死
司马曜(年—年),字昌明,中国东晋第九任皇帝(年—年在位)。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
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年桓温死,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年太后归政,实权由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掌握。年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
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遂以其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但他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又与司马道子争权,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造成朝政日趋昏暗。
一个玩笑引发的血案。晋孝武帝司马曜在后宫吃饭时,与张贵人开了个玩笑:“你老了,我现在不爱你了。我要年轻的女人,你懂吗?”谁料这句笑话,张贵人当真了,傍晚时分,趁司马曜熟睡之际,指使婢女用被子蒙住其脑袋,将他活活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