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喝“香飘飘”?
作者
周佟
编辑
趣解商业
在新茶饮赛道内卷日趋激烈的现下,你是否还在喝“香飘飘”?
就在国内新茶饮品牌争相IPO上市的时候,“中国奶茶第一股”香飘飘(.SH)近日发布了年财报:营收36.25亿元,同比增长15.90%,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31.04%。
相较于近日刚刚上市、拥有近亿港元市值的新茶饮企业茶百道(.HK),年就上市了的“老牌”奶茶企业香飘飘的市值已从年8月最高峰的亿元跌落至当前的72亿元,股价从巅峰37.52元/股跌至如今的17.46元/股。
这位“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40圈”、曾经冲饮奶茶时代的“王者”,香飘飘还能“飘得动”吗?
01.即饮业务增长相比之前三年的“惨淡业绩”,香飘飘年度的营收和利润齐头可谓是齐头并进。
财报数据显示,年-年,香飘飘不仅是营收连续下降,连降幅也是逐年递增的。对于之前几年营收利润的下滑,香飘飘大都将其归咎于疫情以及由之带来的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等宏观因素。
从公司的战略层面来看,几年来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自年明确后,至今依旧是香飘飘运营的主基调。
从具体营收来看,作为从年至年连续12年“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香飘飘在该领域的地位依旧稳固。年,香飘飘冲泡业务实现营收26.86亿元,同比提升9.37%;虽说相比年巅峰期的30.67亿元营收有所下降,但已经是三年来少有的正增长了。
图源:香飘飘年财报截图
尽管如此,但真正让香飘飘重拾增长的,是“双轮驱动”中的另一轮——“即饮”业务。
香飘飘旗下的即饮产品包括两类。一类是将鲜牛奶、茶叶等其他配料调配加工成液体状奶茶装入瓶杯中封装后售卖的“液体奶车”,主要包括香飘飘瓶装牛乳茶、兰芳园系列液体奶茶。还有一类是将果汁添加至茶汤中进行无菌灌装,加工成杯装销售的“果汁茶”,其卖点在于采用“真茶真果汁”;其Meco果汁茶产品,自年推出之后,近年来已经成为了香飘飘重点打造的拳头产品。
据年财报数据显示,香飘飘即饮产品营收9.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1.16%,贡献了整体营收增长的一多半。
按照香飘飘官方在投资者关系活动日的公开回应,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公司组建了一支独立的即饮业务销售团队,在核心渠道铺货、生动化陈列、终端冰冻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后的结果。
图源:微博截图
但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香飘飘年的增长似乎还谈不上复兴。年,冲泡业务营收26.86亿元,低于年的29.36亿元;即饮业务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16%,达到9.01亿元,但与年刚推出Meco果汁茶产品时的10.05亿营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也就是说,香飘飘兜兜转转了一圈,还没有回到“双轮驱动”战略提出的“原点”。
02.香飘飘输给了时代?就在近5年的时间里,国内茶饮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国泰君安研报显示,我国茶饮行业以年为界限,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年前是传统茶饮阶段,这一阶段,即饮茶、茶叶茶包茶粉是消费的主体,奶茶则主要以粉末冲泡为主;年后,以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相继获得亿元级别的融资为标志,新式茶饮时代开始了。
相比传统粉末式冲泡奶茶,新式茶饮大多采用茶叶、牛奶和水果现场制作,颜值高、口感好、选择多,深受90后、00后消费者的喜爱。
在各路资本的助推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以新式茶饮为代表的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由年的亿人民币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6%。根据华创证券的预计,到年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速将维持在18.3%的高位。
图源:华创证券研报截图
此消彼长之下,现制新式茶饮的崛起,直接影响到了香飘飘赖以成名的“冲泡奶茶”市场。尽管公司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曾不止一次的坚信“杯装冲泡奶茶的天花板远远未到”,但相比现制茶市场规模的连年高速增长,“冲泡奶茶”增长乏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趣解商业”了解,早在年,香飘飘在国内杯装冲泡奶茶市场的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50%以上,并连续12年市场份额第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