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瓶牛奶,三分之一利润竟然被他拿走了君
TUhjnbcbe - 2025/1/15 20:29:00

有这么一个行业,我们每一天都为其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有这么一个企业,上市之初到现在,股价累计涨幅高达倍,99%的互联网企业都自愧不如;

这个公司,就是如今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奶企——伊利股份;

这个行业,就是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乳制品产业链。

巴菲特说过:“在微软、IBM、苹果等公司相互竞争市场份额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买的是给他们提供包装的公司,因为无论最后是谁胜出,我都将从中受益。”

乳制品波澜壮阔的二十年,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激烈的短兵相接。如今雄霸中国的伊利与蒙牛的脚下,是众多折戟沉沙、壮志未酬的奶企。

而静静在它们身后隔岸观火的包装商们,仿佛沙漠之花悄然盛开。

1

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他的绝对龙头是利乐集团(TetraPak),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每天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足数亿人的需求,拥有多名员工。

事实上,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包装,也大部分出自该公司之手,包括蒙牛和伊利。

利乐公司利用其强大的液态食品包装设备和技术,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金钱帝国。

据江湖流传,一包牛奶利润的三分之一,最终将落入利乐之手。

中国的乳企们虽然苦不堪言,却无计可施,因为没有利乐的包装,他们的产品将无法运至全国各地。

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时期,只因他的出现,事情出现了转机。

他就是史中伟,一手创办的中亚股份(.SZ),一个逐渐取代利乐的公司,于年的夏天,登入A股市场。

话说面对来自利乐的压迫,乳企们敢怒不敢言,而中亚却抓住了他们的痛点,打着进口替代的名号,成为了他们亲密的小伙伴。

利乐集团之所以能垄断中国乳制品包装行业这么多年,很大原因在于它有非常多的专利保护。

所以从法律角度上来说,中亚是没办法直接复制利乐包装的。

到手的肥肉吃不了,这可愁坏了他们。

对于伊利,蒙牛来说,眼睁睁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边溜走,也是痛不欲生。

苦思冥想之下,他们意识到,并非一定得硬碰硬,我们可以这样玩……

也可以这样玩……

还可以这样玩……

他们绕开了利乐的专利保护领域,选择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还大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

中亚是越玩越HIGH,根本停不下来。

到了最后,不仅仅成了蒙牛、伊利亲密无间的供应商,还将光明乳业、娃哈哈、现代牧业、新希望、香飘飘、今麦郎、海天调味等国内食品龙头一网打尽,甚至达能集团、雀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统一企业等跨国公司也一一收入囊中。

2

中亚的优势,不单单在于抓住了一批优质客户,还在于掌控了一个持续成长的下游行业。

资料来源:招股意向书资料来源:招股意向书

须知,我国的液态奶人均消费量仅仅为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未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6.26%,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而中亚紧紧抓住了行业的黄金成长期,抱着伊利与蒙牛的两条大腿,无论市场如何鹿死谁手,最终的得益者都少不了中亚。

资料来源:招股意向书

你看,单单伊利和蒙牛两家,就占了其营收比例的55%。

咦,你或许会担忧了,如此的话,一旦大客户被挖走,岂不是风险很大?

对于这个问题,中亚选择用实力回答。

资料来源:招股意向书

公司参与起草了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多项重要标准,是3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1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第二起草人。

同时正在参与的,还有10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截止16年年底,一共拥有项专利,而当时的最大竞争对手普丽盛,仅仅拥有46项。

可以说,就技术来说,中亚在国内液态食品包装机械领域,是独孤求败式的存在。

正是这种超群的技术底蕴,让蒙牛、伊利等一线巨头们相信,唯有中亚,才能给他们提供业内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支撑起他们千亿市场背后的那个人。

3

接下来,我们回到二级市场,看看中亚的表现。

哎哟,怎么感觉和说好的不一样,这不是一路单边下跌吗?

难道之前说的各种牛逼,都是忽悠人的?

朋友们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还记得年的那个夏天,市场对次新股的炒作和窗外的气温一般炽热,任何新股都以高到不可思议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当中亚股份从巨量换手中打开连续的一字板,他的市盈率已经高达90倍,之后更是接连冲高达到了目瞪口呆的倍。

时隔多年,传说中的“梦盈率”重现江湖....

之后就不必多说了,估值回归的过程,简直就是一部不堪回首的惨剧。

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股价自高点57元一路回落,无数股民被套。截止3月8日竟然只剩16元,区间累计跌幅高达70%!

股评区里,满满都是来自散户们的亲切问候。

然而,股神教导我们,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要保持贪婪。

中亚股份经过漫长的下跌,散户们的交易热情降至冰点,成交量一日不如一日。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根据最新的年度业绩快报,中亚股份的市盈率仅仅只有23.5倍,而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仍高达50倍!

散户们避之不及的中亚股份,如今宛如隐藏在黑夜中的猎豹,蓄势待发!

4

咱们仔细研究一下他的财务报表。

内行者一定拈花微笑,这简直就是“茅台第二”嘛。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你细看,中亚有着超高的预收账款,占比高达70%,这在A股中是不多见的。

预收账款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从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讲起,即客户先下单付钱,这边才开始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制造。

先收钱后干活,这是多少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数不清的企业,为了那日益增多的应收账款和坏账,愁白了头。

不仅如此,中亚还有个1.5亿的应付账款,连上游行业都拿他没办法。

大量的预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就意味着大量的闲置货币与额外的利润,而我们都知道,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提前收到的资金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增值的。

你可以想象,这样牛逼的存在,将会成为多少银行的香馍馍。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经君临统计,中亚现在共有6.1亿的闲置资金在进行银行理财,每年产生万元的利息。

要知道,年中亚的净利润预计才2.2亿,占比高达13%。

而这些,都是凭借其强大的上下游定价权才得以实现的,不用担心坏账,又可以多赚钱。

上一个做到这事的公司,叫贵州茅台。

这还不止,让我们瞧瞧它的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占比高达30%的存货。

这是指已经发出的商品,与以备出售的成品,由于是“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际上这些都是未来将要结转的利润。

稳定的存货,意味着稳定的利润,中亚虽是一家创业板公司,却有着如主板蓝筹一般扎实的业绩增长根基。

这样的财务数据,在同行中无出其右。

我们来对比一下主营业务相似的普丽盛(.SZ)和新美星(.SZ)。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的残酷市场较量过后,一开始还能分庭抗礼的普丽盛,已经逐渐难以为继。

而新美星,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眼看着中亚的身影越来越远,不可触摸。

这告诉我们一件事,液态食品包装行业的强者愈强,已经是再也难以逆转的事实,利润的集中化不可避免。

5

纵使有这么优秀的财务状况,但中亚的股价一直不温不火。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业绩增速太慢。

慢,就难以焕发起投资者的激情。

但你知道慢的原因吗?

答案只有两个字:

产能。

因为产能的制约,纵使每日加班加点的拼命生产,也挡不住快速涌来的各类订单。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是的,产能扩张是势在必行了。

但不幸的是,募投的几个项目,目前都出现了延期的情况。

最后,只好分解成两期工程,盖好多少用多少,可见中亚的产能利用率是多么紧张。

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其在手订单的充足。

可以预见,随着中亚的产能逐渐释放,将更快的掠夺同行对手的市场,让利润的释放奔跑起来。

正如其董秘,曾公开表示过的,“在国内,我们没有对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瓶牛奶,三分之一利润竟然被他拿走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