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曹雪娇
被称为90后童年记忆的李子园甜牛奶,拟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近日,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子园”)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拟登陆上交所募资7.42亿元,主要用于17.4万吨的生产线建设和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建设。
资料显示,成立20余年来,李子园一直奉行大单品策略,甜牛奶乳饮料系列—李子园甜牛奶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
然而这样一个对公司业绩举足轻重的产品,却屡次被消费者投诉存在质量问题,还曾被曝出“早产奶”事件。早在年6月首次提交招股书时,证监会就要求李子园说明消费者投诉的具体情况,但在本次更新中,李子园仍三缄其口。不过,在回复长江商报记者时,李子园表示:“该事件发生后,公司已与消费者、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处理。”
此外,李子园对产品研发投入十分不上心,报告期内产品研发投入多年不足营收1%。
长江商报记者走访了武汉市内的家乐福、沃尔玛、武商量贩、中百超市等几家大型连锁商超,均未发现李子园甜牛奶的踪影,而对于乳制品来说,错失大型商超渠道,意味着从销售源头上就落后别人一步。
大单品频遭质量投诉
公开资料显示,李子园成立于年,总部位于被称为“南方奶牛之乡”之称的浙江金华,目前已成为集含乳饮料及其它饮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一直奉行大单品策略,主打李子园甜牛奶,该产品在千禧年初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依靠甜牛奶系列产品,李子园在年-年的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亿元、2亿元和4亿元,这意味着李子园的业绩在千禧年初几乎是连年翻倍增长。
招股书显示,年-上半年,公司含乳饮料(即甜牛奶)的销售收入分别是4.26亿元、5.78亿元、7.60亿元和4.00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是94.29%、96.12%、96.71%和95.05%。
然而,这样一款对公司业绩举足轻重的产品,近两年却屡因质量问题遭投诉。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了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李子园的投诉问题,大部分都是儿童饮用甜牛奶后产生了腹痛腹泻症状。记者查阅了其天猫官方旗舰店中销量最多的原味甜牛奶评价,发现有多位消费者评价该产品“像兑了白糖的水和奶粉”、“味道淡”、“会拉肚子”等。
此外,李子园还曾陷入“早产奶”风波。年,赣州市一名孕妇曾在购买一袋李子园%鲜牛奶后,发现牛奶包装上标明的生产日期写的却购买次日。之后,随着媒体的跟进,袋李子园袋装纯鲜奶“早产奶”被曝光。对李子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打击。
而这一切对于李子园公司似乎并无影响,一直以来,官方未曾出面正式回应。年6月,李子园首次提交招股书,证监会下达反馈意见函,要求李子园说明消费者投诉的具体人数、处理结果等,但在本次更新中,李子园对此仍保持沉默。对此,李子园回复长江商报记者:“该事件发生后,公司已与消费者、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处理”。
研发费占营收不足1%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长期依赖大单品的李子园产品毛利率并不高,远低于可比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中,与李子园定位相似的主要是养元饮品(.SH)和香飘飘(.SH),年-年,李子园的毛利率分别是39.21%和39.53%,同期,养元饮品的毛利率为47.77%和50.01%,香飘飘的毛利率分别是40.55%和40.48%,均高于李子园。
李子园似乎也意识到大单品策略的缺陷,因此,近年来,公司也推出了诸多新品,不过,多款新品与其他乳企产品外形“雷同”。从李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