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柿子和酸奶相克的说法吗?每年一到柿子上市的季节,朋友圈就会开始流传下面这种信息“快告诉家里人,吃了柿子千万别喝酸奶!医院就被毒死了”。吃柿子真的有这种讲究吗?吃完柿子喝酸奶会产生不良反应吗?
答案是会。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感,是因为柿子里含有大量名为“鞣酸”的物质。
柿子所含的“鞣酸”也叫“单宁”,它就是柿子涩味的来源。除了柿子外,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鞣酸:包括我们常吃的山楂和葡萄,还有各类茶饮。鞣酸这种物质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酸奶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大大降低酸奶的营养价值,还会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鞣酸蛋白”。不过,鞣酸蛋白顶多就是让人胀气不舒服,并不是什么有毒物质。
进食后,我们的胃会分泌出消化液——胃酸,而柿子中的果胶、鞣酸和纤维素就容易在胃部环境中形成石状物质,也叫“胃柿石”。这种结石会压迫胃壁、堵塞幽门,对人体的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在异物刺激下,胃酸的分泌量也会异常增多,出现胃石症的风险就比较大了。目前,胃石症的治疗效果很好,并不是致命的病症。虽然柿子的确不宜与酸奶同时食用,但和中毒是没关系的。“柿子+酸奶”会致死的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
柿子和酸奶同吃后出现了胃胀的情况一般问题不大,只要喝一些粥或者苏打水来中和一下胃里过量的酸性物质,就能有效地缓解不适。但如果此时体内已经形成了坚硬的胃柿石,就会出现强烈的腹痛和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医院检查治疗。
吃柿子会产生以上这些不适症状的前提是柿子含有很多鞣酸。但不同的柿子鞣酸含量有很大差异,一般在0.4%至4%之间,鞣酸含量的差值差可达整整十倍。如果我们要快速判断柿子鞣酸含量高不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舌头尝。果肉尝起来越涩,证明鞣酸含量越高。一般来说,柿子可以分涩型和甜型两大类。成熟后的涩柿子需要经过人工脱涩环节将过多的鞣酸去除,再流入市场进行售卖食用。而成熟之前的甜柿子就会在树上自然脱涩,这种柿子的鞣酸含量能降到0.1%以下。市场上的大部分柿子都是经过脱涩处理的,鞣酸含量一般不高,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吃长在路边或自家种植的柿子。
吃柿子的确是有禁忌的,那怎样吃柿子才科学呢?
不空腹吃柿子、不食用过量的柿子,就能够有效规避吃柿子带来的消化不良和形成胃柿石的风险。一次吃一两个没有涩味的柿子一般不会引发不良反应。但柿子也不适合人人都吃,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老年人和幼儿最好不要多吃柿子,他们会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结石。这是因为这几类人群的消化功能较弱,胃中食物排空速度慢,就导致未被分解的鞣酸长期滞留体内。
在饮食搭配方面,除了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酸奶、牛奶、肉等,柿子也不要和山楂、酒、茶等一起食用,这些食物都会促成体内结石的形成。不过专家也表示,只要单纯避免这些食物与柿子同时食用即可。如果同时还搭配了其他食物一起吃,那么导致结石的风险性就会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柿子属于寒性食物,最好也不要与螃蟹等海鲜一起吃,很多人同时食用后容易出现过敏、腹泻的情况。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食物的谣言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