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与佛门
佛门虽广,难渡不善之人人们都知道,天上的雨不会只落到一家一户,一村一寨;也不会仅仅润泽某一种植物。它一旦下来,就会广洒数十里、数百里,甚至上千里。它或飘飘洒洒,或倾盆而下,滋润着世上的一切植物,养育着世间一切动物。一切植物得雨方能生根、发芽、成长,一切动物得雨方能生存、繁衍。落雨的面积是广大的,它不分物种,只要需要它,它都会毫不吝啬地施于万物。但雨的惠及万物,也需要物的“惠根”。草是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植物,只要有根扎于地下,得雨后便会成活,长成一片绿荫。但如果一颗草没有根,即使再大的雨,它也不能成活。佛门是广大的。它善渡一切众生,但入佛门也需要一种善缘。因为佛教是讲行善的。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民众的精神生活特别倾向于对“善”的关怀,正如日本学者吉冈义丰所言:?“‘善’”是生存于复杂历史社会的中国人所可以永远依靠的;如果失去了它,人生的凭籍将完全崩溃;这是任何东西也难以取代的生活必需品。对于中国人来说,善并不只是平面的伦理道德之劝诫语词,它是中国人谋求社会生活时,视为与生命同价,或比生命更可贵,而谨慎守护的中国之“‘*’”。因此,佛教自传入我国之后,更把“为善”作为佛教的灵*,一个信徒能否得成正果,也会看他有没有对善的解悟,有没有善缘。因此,跋陀罗惮师以诗的形式告戒说:
“不结良缘结善缘,
苦贪名利日忧煎。
岂知住世金银宝,
借汝闲看几十年。”
所以说善是入佛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得到善果,就必须从善开始。但是,这些年来,一些人既不想死后被打入地狱,生时又不想行善。有的人以权谋私,坑国害民;有的人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有的人玩忽职守,草菅人命;有的人为富不仁;有的人图财害命。这样的人因为作恶多端,一怕生前不得善终,二怕死后被打入地狱,三怕再生变牛变马或不得轮回。因这诸种的“怕”,所以他们总想以多多的金钱,供奉佛祖、菩萨和神仙,妄想得到佛和仙们的保佑。君不见,不知有多少腐败官员的家中供奉着观世音,天天烧香磕头,顶礼膜拜。乞求得到菩萨的庇佑。是啊,佛门是广大的,它不分男女、老幼、贵贱、官民、美丑,只要心中有一种善念,人生中多一些善行,就可入佛门得成正果。但是,如果善事不做,成天思谋着如何升官,如何害人,如何敛财,或如何通过害人的手段谋取更多的财富,是成不了佛也成不了正果的。其恶行也必然得到报应,死后也会万劫不复。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不是死后的报应,而是现世报。我们不是见证了那此些因作恶走上刑场,走进牢房的贪官和恶富了吗?“善自获福,恶自遭殃”,对于人类和自然界来说,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规律和自然。人们的信佛、敬佛、崇佛,是相信佛是倡善、行善和佑善的。可以想见,如果世上真的有佛祖和菩萨,他们也不会保佑那些坏人的。尽管坏人们也作出一副虔诚相,但佛祖和菩萨的慧眼是看的很清楚的,好坏是分得很明白的。别枉想通过多烧纸钱,多供奉祭礼就可得到佛祖和菩萨的护佑。但愿一切的众生,都要记住佛祖神秀惮师的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教染尘埃。”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行善的体,要入佛门得成正果,有何难哉!行善多了,必会得天雨之润泽和佛门的普渡。二○○九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