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直击蒙古的忍者淘金工牧民化身偷金贼, [复制链接]

1#

公元十三世纪,发迹于蒙古的大元朝,马背上的帝国曾经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等到二十世纪,先是沙皇俄国的操纵,后是苏联的扶植,成吉思汗的后裔被分成了两支,其中一支即是现在的内蒙古,另外一支则是我们一般称为外蒙古的蒙古国。

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蒙古国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制度的演变,并没有给蒙古国带来经济上的腾飞。

这个游牧民族国家成为了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非常落后,牧民的生活水平也都非常困苦。

大批为了赚钱或者为生活所迫的牧民,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扔下了他们手中放牧的鞭子,背上一个洗脸、洗脚、洗金子的绿色塑料盆,踏上了淘金之路。

他们的祖先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率领着蒙古铁骑驰骋纵横在欧亚大陆时候,大概没想到七百多年后,他们的一支后裔,会从马背上跳下来,摇身一变成了大草原上的偷金贼。

像忍者神龟一样的偷金贼

蒙古人祖祖辈辈的放牧生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蒙古牧民们的生活需求。当牧民们在蒙古国广袤的草原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黄金之后,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了淘金的行列。

扎玛尔地区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大约公里,这里是蒙古最主要的黄金矿区,同时聚集了大量的淘金工。

这些淘金工的标准配置之一,就是后背上一个大号的塑料盆,由于很像《忍者神龟》里面的绿色龟壳,因此他们也经常被称作忍者淘金工。

然而这样一个很酷的称呼的背后,却是一个个蓬头垢面的草原牧民,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唏嘘。

忍者淘金工们经常需要爬进狭窄、黑暗、幽深的矿洞,这倒是有些像在城市地下道中活动的忍者神龟,只是淘金工可没有一个神通广大的耗子师傅,更没有飞檐走壁的爬行功夫。

对他们而言,渴望的只有一件事:淘到黄金,担心的也只有一件事:能不能活着爬出矿洞。

都说习惯成自然,可对大多数忍者淘金工来说,要习惯在黑暗的矿洞中,随时随地面对死亡威胁,恐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他们经常需要半爬半走在弯曲而又寒冷的坑道中,仔细寻找并挖掘可能含有黄金的矿石,更要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塌方事故。

像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对多数忍者淘金工来说,就是每天的日常工作。大多数转行做忍者淘金工的牧民,应该都是抱着发财梦来的,可是真发财吗?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淘金工来说,平均每天大概也就有十美元左右的收入,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这些淘金工的行为在蒙古国并不合法,因此又经常被称为偷金贼。

他们没有政府的许可,经常晚上行动,在草原上直接挖洞打孔,然后钻进去寻找黄金,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没有任何必要的安全措施,塌方砸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在蒙古国,大约有十几万人,怀揣发财梦,从牧民改行做起了淘金贼,可真正发家致富的概率,可能跟买彩票差不多,全靠几乎能逆天的运气。

汞中毒

忍者淘金工们经常三五成群,组成一个半淘金小队,有人负责下洞挖矿石,有人在上面接矿石,有人负责筛选提炼黄金,像这样的淘金小队,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大约能有几万个。

对于一个淘金小队来说,下洞挖矿石危险系数很高,钱也要多一些,但是用土办法提炼黄金的小队成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含有黄金的矿石从矿洞中挖出来以后,淘金小队的地面人员,先采用水洗筛选的办法完成淘金:

他们将含金的矿石碾碎,再用脚踩铁轮磨成矿石粉,然后用水把碎石跟金砂分离,这样就把金砂淘了出来。

这其实是件辛苦活,因为蒙古国地处北方寒冷地带,平均温度非常低,淘金工们经常都是用冰水清洗,一天下来,潮湿和寒冷,经常能把人折磨的痛不欲生。

淘金之后就是炼金,工序则更要复杂一些,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忍者淘金工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提炼设备,只能使用古老的土办法。

他们先以水银咬金,就是利用水银咬金不咬砂的特性,将金子和砂石分离,然后再火烧被水银包裹的金子,利用物理还原回收水银,水银融化后,就炼出了一个个微小的金粒。

在整个炼金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就在于水银被高温加热后,会产生汞蒸气,浓度较高时,毒性会非常强。

一旦温度控制不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淘金小队成员,就可能吸入过量的汞蒸气,从而导致发生汞中毒。

淘金工一旦遇到汞中毒,轻的还好,可能意味着几个月白忙活,严重的一些的,会有生命危险。

这对只能用土办法炼金的忍者淘金工来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风险。只是,这个风险,相对于在矿洞中挖矿的淘金工而言,那很小的了。

在矿洞中和死神博弈

众多的淘金小队,三三两两的分散在扎玛尔地区,他们在草原上游荡、寻觅,当找到可能存在黄金的区域后,立即选择合适的地点开始挖掘。

他们可没有挖掘机,就是一个打洞用的沉重铁桩,外加两只手和一把铁锹。当选定地点开始挖掘后,淘金小队一般会在附近搭起蒙古包。

游牧民族的这个传统,倒是给他们带来方便,在每天辛苦的工作之余,可以有一个方便的临时歇脚处。

众多的淘金小队,在大草原上挖出了一个个的矿洞,在黄金含量相对比较密集的区域,他们会挖出众多的矿洞,如果从高处往下看,一个个不规则排列矿洞入口,就像个被一群不合格的蜜蜂建造的蜂巢。

对多数下矿洞的淘金工来说,矿洞里的寒冷与黑暗,蜿蜒曲折的窟穴,可能更像是通往地狱的道路。

恶魔与死神就隐藏在矿洞四周坚硬而又脆弱的冻土中,随时准备将他带走,他们则要挖开这些冻土,寻找梦寐以求的黄金。

忍者淘金工们需要学习认识什么样的矿石可能含有金砂,什么样的矿石含金量会比较高,如何能快速的辨别和挖掘,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如果走运挖到一个金块儿,那就能发一笔小财。

很多淘金小队,如果挖到某一深度,发现含金量较大,他们就把邻近打的洞在地下连通起来,形成蜿蜒曲折的地下矿洞,有点像纵横交错的兔子窝。

忍者淘金工点燃蜡烛下到这样的兔子窝似的矿洞中,条件比较好的,会带上矿工头盔灯,他们从矿洞里挖出满满一桶泥土。

然后再提到地面,交给地面人员进行水选,地面人员则在结冰的浅水池中凿开洞,用冰水冲刷泥土,最终筛选出含金的矿石。

这些矿洞几乎没有安全的固定支撑设置和措施,当他们在这样危险的兔子窝里敲敲打打时,经常会面临死神的威胁。

一旦这些矿洞发生塌方事件,忍者矿工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逃到地面,如果没能跑过死神的速度,那只能永远留在黑暗的矿洞中。

偷金贼成了一种职业

草原烈酒比俄罗斯的伏特加还要更烈,很多忍者矿工们从矿洞中爬出来时,经常会猛灌几口辛辣的草原烈酒。除了驱散矿洞里的寒气,也许更能驱散他们惧意,并给他们带来下次爬进矿洞的勇气。

对众多蒙古的忍者淘金工来说,淘金就像是一场赌博,他的筹码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自己的体力,第二个是活佛打赏的运气,如果第二个筹码输掉了,第一个筹码再好也没用。

对于多数淘金工来说,遗传自祖先的强悍体魄,让他们普遍都具有第一个筹码,但是活佛是不是肯打赏他们运气,那就真不好说了。也许真的像中彩票大奖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众多的蒙古忍者淘金工,从最开始想着一夜暴富,慢慢在时间的折磨下,逐渐不再相信自己能成为那个淘到财富梦想的幸运儿,而偷金贼则成了他们的职业,维持生存和生活的职业。

不知道这些从马背上跳下来牧民们,告别了蓝天白云,钻进矿洞成为一名忍者淘金工,面对着黑暗和幽深的时候,回想起他们祖先成吉思汗的荣光,会不会有一些不安和后悔呢?

文/赵贺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