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期吃止痛药出现肾衰在外美容却伤了肾,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极目新闻记者郑晶晶通讯员刘姗姗

3月11日是世界肾脏日。近年来,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极目新闻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市民在生活中没注意到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擅自长期服止痛药、不当饮食、涂抹不明成分的美白霜等,往往是肾脏病的罪魁祸首。肾病内科专家提醒,保护肾脏健康,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女老板到美容院美白却伤了肾

52岁的徐女士是名个体老板,家境殷实。去年,她到美容院去洗脸时,一名美容师告诉她,店里新推出了一个美白套餐,使用该产品后,不仅可以祛斑,还能提亮气色。徐女士连续2个月使用了该店里的美容产品,花了上万元。

谁知,她的脸是白了一些,但最近却出现脚肿的情况,刚开始她以为是自己没休息好,谁知在家休息了几天也没有起色。最近,医院就医,该院肾病科副主任王刚接诊了她,通过检查发现,徐女士的尿常规中蛋白为3个加号,潜血为2个加号,血清白蛋白低,王刚诊断她患上了“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详细询问后,王刚怀疑她是因为到美容院美容引起的汞中*导致肾损害。经进一步筛查,果然发现,徐女士体内汞含量确实超标厉害。经过停用该产品,结合2个月左右的驱汞治疗,徐女士康复状况良好,医院复查时,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

王刚表示,现在美白化妆品良莠不齐,如果用到不合格的产品,其某些重金属成分比如汞,确实会产生美白效果,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使用者体内汞含量超标,发生汞中*,导致肾脏受到损伤。他提醒广大爱美人士对于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尽量在正规机构购买有品牌保障的产品,以免影响健康。

中年男长期吃止痛药吃出肾衰竭

52岁的李先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多年,为图省事,每次关节一疼痛就吃点止痛药缓解一下。一开始,止痛药还挺管用,但后来疗效不明显了,他便加大了药量。不久前,李先生出现了全身浮肿、尿少的情况,这才赶医院后湖院区肾病内科就诊。经检查发现,他的肌酐值是正常人的近10倍,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已经发展为尿*症,需要透析治疗。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判断与他长期大剂量服用止痛药有很大关系。

“因乱服药导致肾损伤,引发肾脏疾病的并不少见。”肾病内科主任陈文莉介绍,肾脏承担着人体的代谢和排*重任,药物的代谢同样依靠肾脏进行。以前还接诊过一位32岁的年轻患者,感冒后吃了一种药不见好。为了让感冒快点好起来,她就把三种感冒药掺和在一起服用,结果导致全身水肿,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肾衰竭。曾经还接诊过一位中年妇女,每个月痛经时超剂量吃止痛药,结果导致慢性肾衰。

陈文莉主任介绍,像感冒药、止痛药等解热镇痛类药物,过量服用会对肾脏产生一定*副作用,如果长期过量服用,肾功能就会持续受到损伤,导致肾衰竭。早期可能并没有明显症状,等到了后期出现少尿、全身浮肿、食欲变差等情况时,说明肾脏已有严重损伤。专家提醒,平时身体出现不适一定不要乱服药,遵医嘱服用感冒药、抗生素、止痛药等,尤其是本身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乱服药会导致肾病“雪上加霜”,引发肾衰竭。

预防肾病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3月11是世界肾脏日,今年主题为与肾脏疾病共存。医院肾病科副主任王刚表示,近年来,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不少是因高血压、糖尿病或痛风等引起的肾病,且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也表示,肾病的起病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中医看来,肾病的起病,与身体正气下降,邪气不断入侵有关。如果市民饮食、生活起居不规律,就容易导致肾病的出现。日常接诊中,他接诊的不少患上慢性肾炎的中青年患者,就是因此而引起。

对此,医院肾病内科陈文莉主任也表示赞同。她表示,肾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早期症状往往十分隐匿,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到病情严重,甚至发展到尿*症时才被发现。因此,预防肾脏病不仅要改变生活习惯,还要警惕早期信号,如果出现了小便泡沫增多、尿液颜色呈茶色或酱油色、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颜面水肿、不明原因的腰酸痛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市民,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陈文莉主任提醒,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废物和*素的器官,人们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质太多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习惯,比如长期憋尿、喝水太少、暴饮暴食等也会引发肾脏疾病。建议市民平时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熬夜,清淡饮食,每天限制盐的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要滥用药物和美白化妆品,减少肾脏的负担。

即使是患上了肾脏疾病的市民,也要积极配合治疗、调整好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慢性肾病患者平时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不仅要少盐,还要避免摄入过多高钾食物,比如菠菜、海带、韭菜、蘑菇、橘子、香蕉等,以免引发高钾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