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新消费饮料围剿,香飘飘飘不动了 [复制链接]

1#

7月15日,香飘飘()公布了0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数据显示,0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约为1.亿元,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65.64万元,同比增亏9.75%。另一边,截至7月5日收盘,香飘飘股价为1.48元,相比历史最高价36.9元,跌幅近7成,公司如今的市值更是不足百亿。

那个曾喊出了“一年卖出十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3圈”的香飘飘,为何“飘”不动了?

疫情影响并非主要原因

在业绩预亏的公告中,香飘飘分别解释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

公司称,0年第一季度,因国内疫情散发,各地推出了“就地过年”的*策。公司坚持“以动销为原则”,谨慎备货保证渠道库存的良性健康,导致一季度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在公司之前发布的一季报公告里,则进一步说明了情况。除了“就地过年”*策之外,还比如原材料成本有了大幅度上升,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公司也在今年月1日起,对部分冲泡产品进行调价。但矛盾的一点是,在第一季度中,虽然有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公司的即饮类产品销售收入却在增长,其中,果汁茶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同比增长8.37%。

而对于第二个季度的业绩下滑,公司则将原因归咎于销售淡季以及部分重点销售区域的疫情管控措施较为严格,导致公司整体业务的正常推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实际上,近几年里,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早已呈现波动下滑的趋势。数据显示,年至01年,香飘飘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亿元、3.15亿元、3.47亿元、3.58亿元、.3亿元,增幅分别为0.63%、17.53%、10.39%、3.15%、-37.9%。

除净利下降外,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也停滞不前。年至01年,香飘飘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亿元、3.51亿元、39.78亿元、37.61亿元、34.66亿元,同期增幅为10.49%、3.13%、.36%、-5.46%、-7.83%。

香飘飘的危机,早已悄然来临。

香飘飘如何沦为时代的眼泪

7月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香飘飘提问,公司死守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固体饮料奶茶,为什么就不能换个思路谋发展?明明饮料业还在蓬勃发展,香飘飘上市即巅峰的状况却不能引起公司重视。这是一个速度致胜的年代,香飘飘学着做都能成功,但是没做到。

对此,董秘给出的回答是,“公司目前正坚定地推进转型创新之路。坚持‘双轮驱动’战略,一是围绕健康化、年轻化,推进冲泡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二是稳步发展即饮品市场,拓宽成长赛道。”

这几年,固态饮料被唱衰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作为消费者,似乎也很难注意到香飘飘做出了哪些成绩。

钛媒体APP发现,如今,香飘飘的主营业务为奶茶饮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告,分为冲泡与即饮两大产品板块,主要产品为“香飘飘”品牌杯装奶茶、“MECO蜜谷”品牌果汁茶、“MECO牛乳茶”和“兰芳园”系列液体奶茶。

后三者就是香飘飘近几年在发力的即饮类饮品。除此之外,香飘飘还推出了“0蔗糖添加”“控糖奶茶”等多种口味。但数据显示,尽管即饮类产品增速尚可,01年,其仅占总营收的18.8%。也就是说,香飘飘的大旗还得由传统冲泡茶饮来扛。

而对于冲泡类饮料为何会被消费者所抛弃,除了受到喜茶、茶百道这样新茶饮的外部冲击之外,香飘飘自身也受困于路径依赖。

数据显示,年至01年,香飘飘研发费用分别为万元、34万元,万元。但同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却分别达到9.67亿元、7.14亿元和7.40亿元。

公司的经营成本大头都花在了营销上。在年报中,香飘飘提到,公司结合粉丝人群与消费目标群体的重合度,引入王一博先生为香飘飘品牌形象代言人,朱正廷先生为MECO品牌形象代言人,王菲菲女士为兰芳园品牌形象代言人。公司借助粉丝圈扩大产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